共享集团站在云端开辟新赛道
什么是“云”?它是技术还是平台?要花多少钱?到底有什么作用?……这张在数字经济领域走红的“面孔”,对渴望转型的企业来说,是实现蝶变新生的利器。
在把数字经济作为第一增长极的宁夏,诞生了这样一家企业:它借助最强“数字大脑”,把数字化管理模式嫁接到“数字云脑”,自主研发的铸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铸造云,增材制造领域首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增材云,水泵行业首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水泵云,只需在云端一键开通,即可助力其他企业实现数字化制造。
七年磨一剑,实施科研项目9项,累计投入项目经费1.4亿元,它扫除数字化转型障碍,打造自动化产线,帮助企业走上“共富路”;它勇当行业先锋,在铸造行业孵化孕育数字人才,让他们成为行业翘楚……它,就是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2017年,已经形成“云+网+厂”的新一代铸造智能工厂架构、成为行业领头羊的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瞄准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联合多方资源,成立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向着“制造业上‘云’”的目标进军。
要把共享智能铸造模式复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传统工厂,并非易事。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涛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经手的“改造”,那是一家制造业大型企业,斥资30亿元搬迁新址,亟需建成一个智能工厂,邀请他们负责做新厂的规划。
原有的技术要改造升级,部分落后技术全部淘汰,有的工艺和共享智能铸造不同、需要重新制定……摆在常涛面前的,是一道道需要跨越的坎儿。心里没底的常涛带着技术人员,一头扎进车间,先从学习对方工艺做起,然后设计流程、规划布局,一待就是半年。“这是我们的第一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面对复杂的制造场景,全靠加班加点地摸索。”常涛回忆,凭着这股子较真劲儿,他们圆满完成订单,借助共享智能铸造的“图纸”,该企业智能工厂建设规划顺利通过验收。 第一单的成功“试水”,不仅让他们积累了经验,也培养出了一批既懂数字化又了解工厂规划的复合型人才。很快,共享智能铸造接到了第二单。“之前是做规划,这次我们把业务拓展到智能工厂总体建设,真正实现了定制智能工厂的目标。”常涛说,从硬件到软件,从咨询到交付,共享智能铸造给对方做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得益于这次“一炮打响”,“西北有家企业会定制智能工厂”在业内广为流传。
2018年,一家大型企业耗费200多万元打造耐磨件智能工厂,结果效果并不理想,无奈之下,企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共享智能铸造,希望共享智能铸造帮助他们建成真正的智能工厂。产品经理桂阳被任命为这次订单的负责人。初到企业,桂阳没有急着设计,而是在车间“逛”了起来。
眼瞅着交付时间越来越近,企业负责人急得火上眉梢,不解地问桂阳“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一个月后,当桂阳和同事拿出一份“病理报告”,企业负责人恍然大悟——共享智能铸造准确分析出了原有生产线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耐磨件从制芯到监测入库,有10多道环节,环节越多,影响产品效能的因素就越多。桂阳和同事通过对生产设备端各类数据的采集和深度分析,让每一件产品实现了“开口说话”,产品交付率提升20%,年降低成本30多万元,设备维修及时率提升50%。
当下,西部地区正在遭遇严峻的人才流失问题。保障住房、生活补贴、项目申报、人才培养……自治区和共享集团给出的利好条件,吸引曾在北京工作的刘娟定居银川。
“到共享的这6年,是我最忙的6年,也是成长最快的6年,通过共享的平台,我把多年的工作经验转化成为行业标准,非常有获得感。”刘娟庆幸,自己赶上了国家和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有更多机会去历练、有更大平台去施展,才能在智能铸造领域的行业翘楚体现人生价值。
采访结束,常涛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开辟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布局ai技术,通过ai设计小助手、ai超脑安全巡查、铸造行业知识库等,为企业提供内部管理、安全生产、线上解决问题等全方位智能化服务,推动实现“云 网 厂”的深度融合。
目前,共享智能铸造的私人定制服务已覆盖全国近20个省份,在徐工、格力、中信重工、烟台冰轮等近百家企业成功应用,在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降耗的同时,积极发挥了区域示范带动作用。共享智能铸造研发的全流程虚拟铸造系统app应用z6尊龙旗舰厅的解决方案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app优秀z6尊龙旗舰厅的解决方案,离散型工业数字化设计入选2021年度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历经7年革新,抓住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的共享集团,再次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记者 刘加隆 姜 璐 陈 瑶)